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厦门南境文化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厦门南境文化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什么山脉是福建省和浙江省的交界处?
福州与浙江的分界线是雁荡山。
雁荡山以山水奇秀闻名,素有“海上名山、寰中绝胜”之誉,史称“中国东南第一山“,主体位于浙江省温州市东北部海滨,小部在台州市温岭南境。雁荡山形成于一亿二千万年以前,是环太平洋大陆边缘火山带中一座日至纪流纹质破火地。
雁荡山属于浙东南中低山、丘陵区,地势西高东低,西部为低山丘陵,东部与乐清湾相接,为海积平原。山脉多呈北东一南西向展布,海拔一般500到600米,最高峰百岗尖海拔1056.5米。
雁荡山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雨量充沛,气候温暖,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3.5℃,最冷一月平均气温5~7℃,极端最低气温一7℃,最热7月平均气温27℃,极端最高气温33℃,平均无霜期269天。
是仙霞岭山脉与武夷山脉
在浙江与福建的交界的地方,有一座海拔1146.4米的山峰,山岩像盖子一样扣在丛林之中,是一个真正体验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地方。这就是浮盖山。
浮盖山,又名盖仙山,是仙霞岭山脉与武夷山脉结合的部分,在浙江省江山市廿八都镇南面,福建省浦城县盘亭乡柳墩村东面,闽浙两侧都可以进山。浮盖山景区总面积14.40平方公里,景区内形态各异的顽石星罗棋布,石质银灰粗放,属熔结凝灰岩。主峰峰顶盘石垒叠,下者如盘,上者如盖,所以叫“浮盖山”
福建9个地级市名称的由来是什么?
福建及九地市名字由来,存在时间最长为“南平”,最短为“三明”。
福建,老套双拼模式,历时1284年
福建得名之前,称为七闽、闽等,唐***二十一年(733年),为加强边防武装力量,各省设立军事长官经略使,福建地区取当时境内最大、最有名的两个城市福州和建州首字,名为福建经略军使,后历代延续使用。
福州得名之前,称为晋安、丰州、闽州、泉州等,唐***十三年(725年)改闽州都督府为福州都督府,为福州最早的得名记载。
据唐代李吉甫所著《元和郡县志》对福州取名的解释为:“因州西北有福山,故名”。清乾隆《福州府志》云:“福山,今名董峰山,属长乐县”。当然也有人认为是福州的芙蓉山、保福山、三山的泛称等。
厦门得名之前,称为嘉禾屿、嘉禾里、新城等,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始筑“厦门城”,厦门之名自此列入史册。
厦门,为“下门”在历史进程中不断演变的结果,可能是以讹传讹,也可能是闽南语文字雅化的结果。九龙江入海口两岸,因其地势开阔、岛礁密布形成拱卫漳州门户之势,故多以“门”命名,如江口内港的海门、濠门,江口外港的金门、下门(厦门)。
宁德得名之前,为长溪县宁川和古田县东北区域合设的感德场,五代后唐长兴四年(933年)升场置县,取宁川之“宁”、感德之“德”命名为宁德县。
原宁德市称为福安专区,1***0年专区驻地改宁德县,专区改名宁德地区,1999年改名宁德市。
莆田之名,古老的让人无法辨识,南朝陈光大二年(568年)、隋开皇九年(589年),两度置废莆田县,唐武德五年(622年)再次设县并延续至今。
福建简称“闽”,现辖9个地级市福州、莆田、泉州、厦门、漳州、龙岩、三明、南平、宁德和1个平潭综合实验区。
福州,因福山而命名。在悠悠的岁月中,福州曾有多种名称、别称。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福州名为“泉州”。隋·大业三年(607年)至唐景云二年(711年),古泉州一直从属于福州,其中有两次脱离福州但又并入,到唐景云二年(711年)前,福州持续使用“泉州”这个名称。
自汉高祖五年(前202年)建冶城始,福州地区相继有晋安郡、闽州、丰州、泉州、建州等各种名称。唐***十三年(725年),因州城西北有福山,遂改名为"福州"。民间俗语:"福州、福州,有福之州"。
厦门,因地处海道下方且似门,名下门,谐音为厦门。唐朝天宝年间,汉族人薛姓和陈姓从闽东的福安和闽南的漳洲移民入岛,分别在洪济山下的南北面聚族而居,并出现“新城 ”的地名,旋改名“嘉禾里”,隶属于情源郡南安县大同场。五代闽承隆元年(939年),大同场升格建同安县,嘉禾里归同安县管辖。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厦门南境文化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厦门南境文化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hekerao.com/post/324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