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厦门声韵传媒文化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厦门声韵传媒文化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拼音首写字母代替汉字,是真的必要还是人的懒惰?
这种情况多见于现在的网络***中,大部分都是一些地名与国家名字的开头字母来代替。
如z国,m国,s省,j市之类的,主要是为了避免出现真实的地名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又要让人一看就大体明白说的是哪,所以一般都用开头字母来代替。
拼音首写字母代替汉字,有三种以上情况。
一,在记录事情时身边没有工具书,只知道字音,而记不起这个字,为便于以后查找方便,用这个字的首写字母代替一下,是为权宜之计。
二,有些人在写作时故意买关子,让你去猜,去想。
三,在写作时记不起字,用字母一替,懒得去查。
四,其它不太好表术情况。
我认为没有必要,汉字有汉字的优美,而拼音在汉字学习中只是起到***的作用,我们可以在每个人名字里,看到其美好的寓意,隐隐约约能够想到父母在他出生时的喜悦,以及对于家庭刚刚加入的新生儿的期望。
像饭圈一系列的拼音缩写,仅仅是不指名道姓,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当然,这也加剧了沟通的麻烦
拼音是汉语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拼音手写字母代替汉字无安全没有必要。
拼音的作用便是对中国的汉字读音进行标注和注释,将汉字的语音规范化。
上古时期,汉语并无标准读音,因各地区的方言的不同而读法不同,这对文化交流与行政管理极为不利,所以在秦汉时期便有了官方统一规范的“官话”。
那时的古人没有录音机等设备,无法保留正统的音韵,便出现了一种注音的方法“反切”。根据历史学家范文澜的研究,音韵学最早开始于东汉末年,当时的一些儒生收到了梵文的拼音自立的其实,创造反切法来给字注音,一般认为孙炎是反切的创始人。
发切法大概的意思就是使用两个字拼接,取上字为声母,切下字取韵母和声调。举个例子——“冬,都宗切”大体上就是利用反切进行注音。但是这种注音方法有一定弊端,比如上下字存在多余部分,便有一定障碍,或者一些窄韵,会造成切音不标准的弊病。
魏晋时期,人们对于音韵学的研究更加深入,当时的中国古汉语有四声——平上去入,那时候的人们对汉语的读音产生了更深入的研究,比如当时出现的格律诗,便是音韵的标准化下产生的一种产物。
隋朝编《切韵》,唐宋以洛阳读音为为标准,元代法定蒙古语为国语,后以元大都汉语语音为标准音,称之为“天下通音”。
后来明朝编《洪武正韵》,继承了唐宋音韵体系。
到了1605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等传教士拟定一套以罗马音给汉字注音的方案,取名为《西字奇迹》。这是最早用拉丁字母给汉字注音的出版物。后来各国传教士也在其基础上出版了各种用拉丁文给汉字注音的书籍。
到了***战争后,国内一些爱国知识分子便认为汉字繁缛,导致国人无法通读书籍,是教育不能普及的原因,从清末开始变掀起了一场“切音运动”。
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现在很多平台要求申请者取个昵称,但重复的概率很大,很多人就不得不用首字母代替汉字,成功的机会就大点。另外,还有一部分人不想用真名,只能用首字母代替了。
为什么汉语拼音的声母和韵母和英语的26个字母一样,汉语拼音怎么创造出来的呢?
详细的过程需要去了解一下周有光先生和国家的《汉语拼音方案》出台历史。
以下简单说下我的理解。《汉语拼音方案(草案)》中明确提出:“拟定汉语拼音方案的目的,是要设计一套拼音字母和写法规则,来拼写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普通话。”简单来说,就是
第一,文字形式是沿用我们中华民族原来的。
第二,文字的发音还是沿用我们中华民族原来的,只是选择了北京语音作为代表。
第三,将我们的每个字的读音分拆为最小单位,所有字的读音都可以用这些最小单位组合出来(也就是声母和韵母,还有声调)。
第四,为了与国际接轨,将上面已经拆出来的最小发音单位用国际通用的26个英文字母及其组合(26个字母少了,不能够满足前面拆出来的最小单位数量要求)来表示。
因此,虽然同样选择了26个字母,但是这26字母的发音是不一样的。这个方案的表是国外的,但里子还是我们自己的。
这个问题应该让讲“五律,七律”的诗词专家来回答。
目前已经有七个人回答,答案都不对,而且还都是经过添盐加了醋的百度“查”。
汉语拼音起源于清朝嘉庆,用拉丁字母及其变体拼出来现代汉语拼音。在一个意大利的传教士和德国学者的帮助下,汉语以成熟的声母列入国家教育进行语言改革,从而,全国各地的汉族以县为单位产生了本地方言。
第一部字典《五记小字典》,经过N次的反复修订,1957年出版了第一部《新华字典》声韵是以吉林方言为标准。
很多人认为现在普及的普通话是北京方言,不是,是以吉林语为基础修订出现在的标准普通话。
不一样的!取最简单两个反例:
汉语拼音有Ü,英文没有Ü。汉语拼音没有v,英语有v。
虽然有一些输入法用v来代表Ü,但那是输入法,不是汉语拼音。
所以汉语拼音不是用的英文字母,而是汉语拼音和英文字母共同使用了罗马字母。
说起汉语拼音产生的过程还真是一个复杂的历史问题,最早给汉字注音的并不是中国人而是来中国传教的外国传教士,他们为了学习汉语、方便传教就开始用罗马字母给汉字注音。
1605年意大利耶稣会的传教士利玛窦,写了4篇关于他和其他的传教士用罗马字母给汉字注音的文章,他把和4篇文章交给制墨专家程君房,程君房把这4篇文章编入《程氏墨苑》,这4篇文章合称《西字奇迹》,这是世界上最早的为汉字注音的文献。
在利玛窦的影响下,1626年,法国耶稣会传教士金尼阁在杭州出版了《西儒耳目资》,这部书***用拉丁字母给汉字注音,他改进了利玛窦的注音方案。虽然很早就有了汉字注音的方案,但是,这些做法只是在西方传教士中流行,中国人还是使用传统的直音和反切来为汉字注音。
这种办法很不方便,直音就是找一个同音字来注音,如果同音字比较生僻,注了也不认识。还有一种办法是反切,用前一个字的生母和后一个字的韵母进行拼读,这也很麻烦,不利于初学者学习汉字。
***战争以后,中国面临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一大批有识之士都认为中国的贫弱和中国人的文盲率太高有关,决定走教育救国的道路。于是就从普及汉字入手,他们中的很多人都认为汉字是世界上最难学的文字,所以要对汉字进行注音,于是掀起了一场汉字合音运动。
合音就是注音,就是要给汉字注音,改变过去直音和反切的办法。第一个制定汉字拼音方案的中国人是卢戆章,1892年,他在厦门出版《一目了然初阶》,公布了他创制的"中国切音新字",用拉丁字母及其变体来拼厦门音,声韵双拼,左右横写,声母在右,韵母在左,另加鼻音符号和声调符号,增加声母后还可拼泉州音和潮州音。
此后,各种汉语拼音方案不断问世,比如吴敬恒的《豆芽快字》、蔡锡勇的《传音快字》、沈学的《盛世元音》、王炳耀的《拼音字谱》、王照的《官话合声字母》、劳乃宣的《增订合声简字》等。由于我国幅员辽阔,方言差异巨大,这些汉语拼音大都没有广泛推行。
为了解决方言对汉字读音的影响,而造成的汉字注音地域化倾向严重的问题,1913年2月在北京召开了读音统一会,会议的任务是确定一切汉字的国音发音,并且确定汉字注音***用的字母。
会议历时三个多月,确定了6500个汉字的读音和39个字母作为注音字母。会上,黎锦熙提出了一个重要观点,注音字母的职能是“伺候汉字,偎傍汉字”。
5年以后,此次会议确定的注音字母才由北洋***教育部颁布施行,从此到1958年,注音字母在中国使用了将近40年。在20世纪20到30年代,苏联也进行了一些拉丁新文字的研究,主要是为了对中国劳工进行扫盲。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厦门声韵传媒文化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厦门声韵传媒文化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hekerao.com/post/307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