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厦门闽南文化歌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厦门闽南文化歌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闽南语歌?
闽南歌,发扬于闽南地带;在台湾则称为台语歌(闽南的莆田地区唱的是莆田歌)。在泉州,厦门,漳州一带非常流行,男女老少都会唱,特别是《爱拼才会赢》、《欢喜就好》、《世界第一等》外出的闽南人有时候听到故乡的歌曲,会热泪盈眶。20世纪台湾八九十年代代表歌手有周华健、叶启田、李茂山等,进入21世纪,有云卉、 陈雷、林姗、黄思婷、龙千玉、蔡小虎、王识贤、谢金燕和孙淑媚等。
闽南师范大学校歌?
闽南师范大学是由闽南师范大学校友、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俞兆平,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陈煜斓联合作词;
省文化名家、省音乐家协会副***李式耀谱曲。歌曲发行于2018年11月13日。您可以在腾讯视频上观看校歌MV 。
闽南语歌曲创始人?
1922年厦门才女周淑安创作了第一首闽南语花腔歌曲——《安眠曲》,用钢琴伴唱,堪称是闽南语流行歌曲的雏形。
随后厦门人姚占福渡海赴台进行闽南语歌曲的创作,他的力作《苦酒满怀》和《心酸酸》风靡全台。
著名词曲作家曾仲影,也是在厦门大学毕业后就去了台湾,这些人对台湾闽南歌曲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在上世纪20-30年代,台湾产生了一批闽南语歌曲的创作人才。如台湾本土音乐人詹天马作词,王云峰作曲的《桃花泣血》,蔡德音的《红莺之歌》,则是用《苏武牧羊》的古调重新填词。
1933年-1937年是台湾闽南语流行歌曲的黄金时代,现在还传唱的许多经典就是当时所创,如《望春风》、《月夜愁》、《雨夜花》、《四季谣》等。这些歌声像一股温馨柔和的春风,吹拂过大街小巷,吹拂过城市乡村,也流传在一衣带水的海峡对岸。
厦门闽南话前后左右怎样说?
左、右,广东河洛语口语各读zo、yiu。
又常用“正手”→谐音“jia(带鼻音)qiu”来表示右手,用“倒手”,即与“正手”相倒映的手,来表达左手。
前面→谐音zai ming
后面→谐音ao ming
厦门的闽南歌曲除了爱拼才会赢,你还会唱哪些?
首先,爱拼才会赢并不是厦门的,这是首台湾艺人叶启田的歌,大部分比较出名传唱比较广的闽南语歌曲都出自于台湾,相关的建议楼主去度娘一下:叶启田,陈雷,江惠,蔡秋凤等等台湾闽南语歌手。厦门的闽南语歌也有,就是没有什么传唱比较广泛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厦门闽南文化歌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厦门闽南文化歌曲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hekerao.com/post/29765.html